西湖古稱“錢塘湖”,又名“西子湖”,古代詩人蘇軾就對它評價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蔽骱螒B(tài)為近于等軸的多邊形,湖面被孤山及蘇堤、白堤兩條人工堤分割為5個子湖區(qū),子湖區(qū)間由橋孔連通,各部分的湖水不能充分摻混,造成各湖區(qū)水質差異,大部分徑流補給先進入西側3個子湖區(qū),再進入外西湖;湖水總面積5.593平方公里;,總容積1.10億立方米,平均水深1.97 米;西湖底質是一種有機質含量特別高的湖沼相沉積,屬于粉砂質粘土或粉砂質亞粘土,最上層皆為藻骸腐泥層(黑色有機質粘土),中層泥炭層或沼澤土,最下層為基底粉砂層;入湖河流部是短小的溪澗,主要補水河流為金沙澗、龍泓澗和長橋溪泄流。西湖,是一首詩,一幅天然圖畫,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不論是多年居住在這里的人還是匆匆而過的旅人,無不為這天下無雙的美景所傾倒。 陽春三月,鶯飛草長。蘇白兩堤,桃柳夾岸。兩邊是水波瀲滟,游船點點,遠處是山色空蒙,青黛含翠。此時走在堤上,你會被眼前的景色所驚嘆,甚至心醉神馳,懷疑自己是否進入了世外仙境。 而西湖的美景不僅春天獨有,夏日里接天蓮碧的荷花,秋夜中浸透月光的三潭,冬雪后疏影橫斜的紅梅,更有那煙柳籠紗中的鶯啼,細雨迷蒙中的樓臺------無論你在何時來,都會領略到不同尋常的風采。
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qū)著名景點
西湖十景:形成于南宋時期,基本圍繞西湖分布,有的就位于湖上:蘇堤春曉、曲院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柳浪聞鶯、花港觀魚、雷峰夕照、雙峰插云、南屏晚鐘、三潭印月,西湖十景各擅其勝,組合在一起又能代表古代西湖勝景精華,所以無論杭州本地人還是外地山水客都津津樂道,先游為快。
西湖新十景:是一九八五年經過杭州市民及各地群眾積極參與評選,并由專家評選委員會反復斟酌后確定的,它們是:云棲竹徑、滿隴桂雨、虎跑夢泉、龍井問茶、九溪煙樹、吳山天風、阮墩環(huán)碧、黃龍吐翠、玉皇飛云、寶石流霞。
西湖新新十景:2007年10月20日西博會開幕式晚會上,宣布了“三評西湖十景”的結果。靈隱禪蹤、六和聽濤、岳墓棲霞、湖濱晴雨、錢祠表忠、萬松書緣、楊堤景行、三臺云水、梅塢春早、北街夢尋這些景點成為新一代西湖十景 .
西湖山林景點:云棲塢、煙霞嶺、五云山、翁家山、水樂洞、吳山城隍閣、鳳凰山、獅子峰、月輪山、南高峰、理安山、郎當嶺、鼓樓、北高峰吉祥宮、法喜寺、風篁嶺、飛來峰造像、南屏山、法鏡寺。
其它景點還有長橋舊月、花圃爛漫、金沙風情、九里云松、太子野趣、植物王國、中山遺址。
門票,開放時間:杭州西湖部分景點票價:靈隱寺30元;飛來峰35元;岳廟25元;六和塔20元;虎跑夢泉15元;郭莊10元;三潭印月20元;玉皇山10元;
開放時間:
靈隱(飛來峰)景區(qū) : 7:00—18:00
岳王廟景區(qū) 7:30—17:30
六和塔景區(qū) 6:30—17:30
胡雪巖故居 8:00—17:30
虎跑公園 6:00—18:00
黃龍洞景區(qū) 7:30—18:00
慧因高麗寺 8:00—17:00
鼓樓景區(qū) 9:00—21:00
郭莊 8:00—17:00
玉皇山 6:30—17各景區(qū)開放時間有所不同。
2.溫州雁蕩山風景區(qū)
雁蕩山,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國家級“衛(wèi)生山、安全山、文明山”、國家文明風景名勝區(qū)、國家AAAAA級旅游區(qū)、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qū)示范點、“世界地質公園”等稱號。位于中國浙江省樂清市境內,部分位于永嘉縣及溫嶺市。
雁蕩山主要有靈峰、靈巖、大龍湫、三折瀑、雁湖、顯勝門、羊角洞、仙橋八大景區(qū),有500多處景點。素以獨特的奇峰怪石、飛瀑流泉、古洞畸穴、雄嶂勝門和凝翠碧潭揚名海內外,被譽為“海上名山,寰中絕勝”,史稱“東南第一山”。其中,靈峰、靈巖、大龍湫三個景區(qū)被稱為“雁蕩三絕”。雁蕩山的靈峰夜景,靈巖飛渡是其兩大特別景觀。因山頂有湖,蘆葦茂密,結草為蕩,南歸秋雁多宿于此,故名雁蕩。
--中國十大名山之一,因“山頂有湖,蘆葦叢生,秋雁宿之”而得名。
--雁蕩山風景區(qū)主要指溫州樂清市境內的北雁蕩山,景點眾多,被分為十大景區(qū)。
--這里是眾多電視劇的取景地,最近比較火熱的《瑯琊榜》就在此取景。
--由于景點眾多,一定要有規(guī)劃的去游覽,這里夜景也不錯。
--如果是去看瀑布的,一定要選擇雨水充沛的時期觀賞。
門票
各景點單獨售票:靈峰景區(qū):50元/人(靈峰夜景50元),靈巖景區(qū)50元/人,大龍湫景區(qū)50元/人,三折瀑景區(qū)20元/人,雁湖景區(qū)15元/人,方洞40元/人,顯勝門景區(qū)15元/人,羊角洞景區(qū)20元/人,凈名谷景區(qū)30元/人。
3.杭州淳安千島湖風景區(qū)
千島湖,位于浙江省淳安縣境內,是新安江大壩截流后形成的人工湖。這里湖水清澈,湖面上島嶼星羅棋布,是江浙度假休閑的熱門選擇。 游玩千島湖主要是坐游船登島游覽,景區(qū)按照游船線路為中心湖區(qū)、東南湖區(qū),有固定的線路和島嶼景點,不僅湖上風光秀美,湖中每個島的景致都各有特色。
1078個島嶼似一只只翡翠玉盤錚然出挑,小如螺黛一丸,大則碧岫千尋。渾然大美的千島湖,既有可與桂林山水相媲美的嬌研風光,更有賽過太湖洞庭的浩瀚氣勢。千島湖的碧水,因與錢塘江、富春江、新安江逶迤相接,益發(fā)悠長壯美。那水色,濃濃淡淡,淺淺深深,淺淡似翠綠的絲綢,深濃如湛藍的大海。外來人進了千島湖,眼瞳先被染綠,心也教水陶醉,“農夫山泉,有點甜”。沒有比這句廣告語更能形容千島湖水的味道了,清洌中透著微甜,是甘露,也是山泉。
著名景點:千島湖森林氧吧,梅峰攬勝,猴島,芹川村
4.嘉興桐鄉(xiāng)烏鎮(zhèn)古鎮(zhèn)
烏鎮(zhèn)位于浙江省桐鄉(xiāng)市北端,距桐鄉(xiāng)市區(qū)13公里,與周莊、同里、甪直、西塘、南潯并稱為江南六大古鎮(zhèn),素有“魚米之鄉(xiāng),絲綢之府”美稱。 烏鎮(zhèn)是國家5A級景區(qū),全國二十個黃金周預報景點之一。曾名烏墩和青墩,具有六千余年悠久歷史。1991年被評為浙江省歷史文化名城,1999年開始古鎮(zhèn)保護和旅游開發(fā)工程。 作為典型江南水鄉(xiāng),烏鎮(zhèn)完整地保存著原有晚清和民國時期水鄉(xiāng)古鎮(zhèn)的風貌和格局。以河成街,街橋相連,依河筑屋,水鎮(zhèn)一體,組織起水閣、橋梁、石板巷等獨具江南韻味的建筑因素。 烏鎮(zhèn)的東、西、南、北四條老街呈“十”字交叉,構成雙棋盤式河街平行、水陸相鄰的古鎮(zhèn)格局。烏鎮(zhèn)的東柵景區(qū)主要聚集了老街傳統(tǒng)的居民區(qū)和作坊區(qū),你可以選擇上午游覽東柵,去感受古風猶存的民居格局,中午可在傳統(tǒng)小吃一條街品嘗風味小吃。到了下午則可以去聚集商鋪區(qū)的西柵逛逛。 橋是江南水鄉(xiāng)古鎮(zhèn)不可或缺的,烏鎮(zhèn)真正是“百步一橋”,現存30多座。其中西柵有通濟橋、仁濟橋;中市及東柵有應家橋、太平橋、仁壽橋、永安橋、逢源雙橋;南柵有福興橋和浮瀾橋;北柵有梯云橋和利濟橋。 擇一兩日在江南的梅雨季節(jié)到來之時,來到烏鎮(zhèn)靜靜享受慢時光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休閑方式。清晨的烏鎮(zhèn)一如著了古樸素群的少女,靜默著等待愛人;夜晚的古鎮(zhèn)又似一位哀愁的閨怨婦人,回眸點點灑落一河星子。恍惚來到《追憶似水年華》的故事里。 烏鎮(zhèn)小巷道旁許多老人守護著這方水土,抽著旱煙,唱著小戲,搖著破船,走著他們的日子?杉s上三兩好友,圍坐烏篷船一品阿婆茶,泊在清秀碧水上,大快朵頤地享用白水魚、三珍齋醬雞,再添以三白酒,散卻一段過往。 此外,烏鎮(zhèn)還有許多地方特產,包括烏錦、絲棉、篦梳、藍印花布、湖筆等。
5.嘉興南湖旅游區(qū)
浙江省嘉興市南湖旅游區(qū),位于浙江省嘉興市南湖區(qū),2011年被評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南湖旅游區(qū)是一個集旅游觀光、南湖風光休閑娛樂、歷史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性歷史文化景區(qū),景區(qū)占地面積約5.7平方公里,包含南湖景區(qū)、月河歷史街區(qū)、七一廣場。
南湖原來是個被海水淹沒的地方,隨著長江和錢塘江攜帶而來的大量泥沙的不斷沉積,導致陸地不斷延伸,海水逐漸退出,變成洼地,后來由于運河各渠流水不斷注入而形成湖泊。自古就以風景秀美而聞名遐邇,它雖不及杭州西湖的濃艷纖麗,也沒有太湖“包孕吳越”的壯闊氣勢,卻也天然本色、秀資天成,自有一番得天獨厚的動人氣韻。風光旖旎的南湖,四季宜人。
南湖不僅以秀麗的風光享有盛譽,而且還因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這里勝利閉幕而備受世人矚目,成為我國近代史上重要的革命紀念地。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秘密召開。會議臨近結束時,遭法租界巡捕的襲擾而被迫停會。根據上海代表李達的夫人王會悟的建議,8月1日會議轉移到嘉興南湖的一條游船上繼續(xù)舉行。在這條紅船上,會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綱領》和第一個《決議》,并選舉了黨的中央局領導機構,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國革命的航船從此揚帆起航。
6.寧波奉化(溪口-滕頭)旅游景區(qū)
國家首批AAAAA旅游區(qū)——寧波滕頭生態(tài)旅游區(qū)。這里田園秀麗,生態(tài)怡人。以江南風情園、將軍林、盆景園、綠色長廊等幾十處景點組成生態(tài)旅游;滕頭生態(tài)旅游區(qū)充分發(fā)揮聯合國[全球生態(tài)500佳]、全國生態(tài)示范區(qū)、全國環(huán)境教育基地的功效,讓您遠離都市暄囂,盡享生態(tài)自然之美、農家風情之樂。
滕頭村位于奉化市城北6公里處,距寧波市區(qū)27公里,櫟社機場15公里。全村現有村民296戶,787人;耕地741畝,果園191畝。自60年代初,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滕頭人發(fā)揚“艱苦創(chuàng)業(yè),永不滿足;堅持兩年抓,一犁耕到頭”的精神,自覺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把該村建設成了生產發(fā)展、生活富裕、生態(tài)良好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農村,相繼榮膺了聯合國“全球生態(tài)500佳”、首批全國文明村、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模范村委會、全國環(huán)境教育基地等20多項國家級榮譽稱號。
這里田園秀美,生態(tài)怡人。以江南風情園、將軍林、盆景園、綠色長廊等幾十處景點組成生態(tài)旅游;以植物組培觀光園、花卉苗木觀賞區(qū)、蔬菜種子種苗基地、時令瓜果采摘等組成觀光農業(yè);以紡紗織布、阡陌、車水、春谷礱米等參與項目和憨牛猛斗、溫羊角力、笨豬賽跑、鳳雞爭雄等動物表演組成別開生面的農俗風情游樂。滕頭生態(tài)旅游區(qū)充分發(fā)揮聯合國“全球生態(tài)500佳”、全國生態(tài)示范區(qū)、全國環(huán)境教育基地的功效,讓您遠離都市暄囂,盡享生態(tài)自然之美、農家風情之樂。 走進滕頭,親近自然,盡情享受休閑、觀光、旅游的無窮樂趣。
7.金華東陽橫店影視城景區(qū)
橫店影視城,是集影視旅游、度假、休閑、觀光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旅游區(qū),被評為國家AAAAA級景區(qū)。
橫店影視城位于中國浙江省金華東陽市橫店鎮(zhèn),自1996年以來,橫店集團累計投入30個億資金興建廣州街、香港街、明清宮苑、秦王宮、清明上河圖、華夏文化園、明清民居博覽城、夢幻谷、屏巖洞府、大智禪寺等13個跨越幾千年歷史時空,匯聚南北地域特色的影視拍攝基地和兩座超大型的現代化攝影棚。
橫店影視城是中國唯一的“國家級影視產業(yè)實驗區(qū)”,被美國《好萊塢》雜志稱為"中國好萊塢"。
8.紹興市越城區(qū)魯迅故里-沈園景區(qū)
魯迅故里位于浙江省紹興市市區(qū)魯迅中路上的魯迅故里,是一條獨具江南風情的歷史街區(qū),是原汁原味解讀魯迅作品,品味魯迅筆下風物,感受魯迅當年生活情境的真實場所。一條窄窄的青石板路兩邊,一溜粉墻黛瓦,竹絲臺門,魯迅祖居(周家老臺門),魯迅故居(周家新臺門),百草園,三味書屋,壽家臺門,土谷祠,魯迅筆下風情園,咸亨酒店穿插其間,一條小河從魯迅故居門前流過,烏篷船在河上晃晃悠悠,此情此景不能不讓人想起魯迅作品中的一些場景。精心保護和恢復后的魯迅故里已成為立體解讀中國近代大文豪魯迅的場所,成為浙江紹興的“鎮(zhèn)城之寶”。
沈園,又名沈氏園,位于紹興市區(qū)東南的洋河弄,本系富商沈氏私家花園。沈園頗具宋代園林特色,南苑有包括安豐堂和務觀堂在內的600多平米展廳,其中務觀堂主要陳列陸游的手跡復制品和碑刻、拓片。安豐堂則從赤誠報國、勤政愛民、一代詩人、成就輝煌、稽山鏡水、置身社會、情系桑梓、婚姻悲劇、抱恨終身、世事滄桑、名園千古等幾個方面對陸游坎坷的一生和陸游與沈園的關系作詳盡的介紹。
這里蘊藏陸游與唐琬凄美動人的愛情故事,相傳南宋愛國詩人陸游初娶唐琬,伉儷情深,后被迫離異。公元1151年(紹興21年),兩人邂逅于沈園。陸游感慨悵然,題《釵頭鳳》詞于壁間,極言“離索”之痛。唐琬見而和之,情意凄絕,不久抑郁而逝。晚年陸游數度訪沈園,賦詩述懷。公元1192年重游沈園,又賦詩一首,寫道:“禹跡寺南有沈氏小園,四十年前,嘗題小闋于石,讀之悵然”。陸游為此哀痛至甚,后又多次賦詩詠沈園,有"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之名句,沈園由此極負盛名。
9.杭州西溪濕地旅游區(qū)
杭州西溪國家濕地公園為濕地生態(tài)公園,被譽為“杭州之肺”,距西湖僅5公里,是罕見的城中次生濕地,占地面積約10.08平方公里,開放區(qū)域3.46平方公里。這里生態(tài)資源豐富、自然景觀質樸、文化積淀深厚,曾與西湖、西泠并稱杭州“三西”,是國內第一個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濕地、農耕濕地、文化濕地于一體的國家濕地公園。
2009年11月3日,浙江杭州西溪國家濕地公園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2015年10月,國家旅游局決定對浙江省杭州市西溪濕地旅游區(qū)給予6個月時間整改。
西溪國家濕地公園有“三堤十景”,三堤分別是福堤、綠堤、壽堤,十景分別是秋蘆飛雪、火柿映波、龍舟勝會、蓮灘鷺影、洪園余韻、蒹葭泛月、漁村煙雨、曲水尋梅、高莊晨跡、河渚聽曲。
10.衢州市開化縣根宮佛國文化旅游區(qū)
這里山水靈秀、人文豐厚,景觀獨特,是讓人震撼的世界唯一的根文化主題旅游區(qū),國家AAAAA級旅游旅游區(qū)。她巧妙地以根雕藝術、盆景藝術,賞石文化與園林古建為載體,融華夏上下五千年歷史璀璨的文化于奇根異木,構建了一幅恬靜優(yōu)雅、天人合一的畫卷。是一處尋根探源山水文化旅游勝地,有福門祥光、云湖禪心、集趣齋、天工博物館、根雕佛國、醉根寶塔、歷史文化長河等近三十個景點,陳列有世界上最大的根藝釋迦牟尼佛造像和680米長的巨型根雕五佰羅漢陣,以及根藝文獻資料、根藝名家名作,工藝流程和醉根文化展示等,是一部根藝美術的四庫全書!景觀資源獨一無二,在國內外旅游旅游區(qū)中具有唯一性和獨特性,是藝術之根,文化之根,民俗之根,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科學價值。
11.湖州市南潯區(qū)南潯古鎮(zhèn)景區(qū)
南潯為江南水鄉(xiāng)六大古鎮(zhèn)之一。
南潯的建鎮(zhèn)時間要上溯到745年前,在中國近代史上,南潯還是一座少有的巨富之鎮(zhèn),所謂“耕桑之富,甲于浙右”。
南潯雖與同里、周莊這些江蘇古鎮(zhèn)相差不遠,但建筑風格上卻有著不小的差異。嘉業(yè)堂、小蓮莊都是南潯古鎮(zhèn)中最有代表性的,它們與古鎮(zhèn)中那些數量不小的水鄉(xiāng)民居一道,為南潯贏得了極高的聲譽。
12.臺州市天臺縣天臺山景區(qū)
天臺山風景區(qū),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qū),中華十大名山之一,國家生態(tài)旅游示范區(qū),浙江省十大旅游勝地。
天臺山風景區(qū)坐落在浙江省東中部天臺縣境內的天臺山,因“山有八重,四面如一,頂對三辰,當牛女之分,上應臺宿,故名天臺”,是浙江省東部名山,東連寧海、三門,西接磬安,南鄰仙居、臨海,北界新昌,綿亙浙江東海之濱。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聞名于世,是中國佛教天臺宗和道教南宗的發(fā)祥地,又是活佛濟公的故里。
天臺山風景區(qū)主要有國清寺、石梁、赤城山、寒山湖、華頂峰等。國清寺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也是日本、韓國佛教天臺宗的祖庭。媚麗的低山云海、神奇的天臺佛光,可謂天臺一絕,登山觀賞,不失為人生一大幸事。
13.臺州市仙居縣神仙居景區(qū)
神仙居為國家5A級景區(qū),位于浙江省臺州市仙居縣縣城約20公里的白塔鎮(zhèn)境內,諸永高速公路“神仙居出口”。有黃山的石奇,又有兔耳嶺的云景。景區(qū)于1998年開發(fā)并營業(yè),2013年9月26日,政府投資1.5億元重新打造新神仙居景區(qū)正式開業(yè)。新的神仙居景區(qū)建設了南北兩條上下山索道,修建懸崖棧道,架設高空索橋,將景區(qū)有機連接,形成了峽谷探幽區(qū)、山頂風光區(qū)、溯溪探險區(qū)、奇文探秘區(qū)等許多特色板塊。
景區(qū)內原有西罨寺。據《光緒志·寺觀》載,這里本是宋代雪崖禪師的卓錫之地,興為叢剎后,明代誤時來年輕時曾在此讀書。明萬歷年間(1583)僧廣正又募捐重建。因風雨侵蝕,如今已寺毀成墟,鐘聲不再。據統(tǒng)計,每年至此的游人不下數萬。贏得了“神仙居”、“桃源 仙境”等眾多贊譽。神仙居引人入勝之處,在于一山一水、一崖一洞、一石一峰都自成一格。一字蔽之:“奇”。峰奇、山奇、石奇、崖亦奇。自縣城出發(fā),迤邐西行,大雷山,括蒼山,均綿延不斷。唯獨白塔鎮(zhèn)南境,神仙居周圍的眾山巍兀獨立,險峻無比,迥然各異。
神仙居是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火山流紋巖地貌典型,景觀豐富而集中。有觀音巖、如來像、迎客山神、將軍巖、睡美人、十一泄飛瀑等100余個景點。
2014年開始,新的大神仙居景區(qū)門票調整為125元/人次,從景區(qū)北入口(西罨)和南入口(淡竹)都可進入景區(qū),上下山乘坐索道費100元另付(亦可免費徒步走),游程將近4個小時,不走回頭路。學生證等可打折,每年暑假期間學生老師免門票。
14.舟山普陀山風景區(qū)
普陀山風景名勝區(qū)位于浙江杭州灣以東約100海里,是舟山群島中的一個小島。全島面積12.5平方公里,呈狹長形,南北最長處為8.6里,東西最寬外3.5公里。
普陀山風景名勝區(qū)素有海天佛國、南海圣境之稱,是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最高處佛頂山,海拔約300米。東達日本,北接登萊,南亙歐閩,西通吳會,是中國的東大門。五代后梁貞明二年(公元916年),日僧慧鍔自五臺山請觀音像歸國,途經普陀山被大風所阻,于紫竹林結茅留居,建不肯去觀音院。歷朝相繼在此興建寺院,以供奉觀音菩薩為主。普陀山也就成為中國四大佛教道場之一。
著名景點:
普濟禪寺
普濟禪寺又稱前寺,始建于宋元豐年間,是普陀山風景名勝區(qū)第一大寺,也是中國重點寺院,歷代全山方丈均住錫于此。寺院規(guī)模宏大,有“五步一樓,十步一閣”之稱,全寺殿堂六進,自南向北貫串在一條中軸線上。其中大圓通殿是普濟寺主殿,殿中供奉高8.8米的毗盧觀音為菩薩正身法像,兩邊端坐觀音“三十二應身”,以示觀音大士感應世間萬物眾生。
法雨禪寺
法雨禪寺始建于明,依山憑險,層層疊建,周圍古木參天,極為幽靜。法雨寺又稱后寺,初名海潮庵,清康熙三十八年賜天華法雨匾額,遂稱法雨禪寺。建筑布局依山取勢,分群遞升,宏大高遠,氣象超凡。其中九龍殿最為輝煌,該佛殿是從南京明故宮整體搬遷而來的,為目前中國寺院建筑規(guī)格最高的一座佛殿。殿內有普陀山風景名勝區(qū)三寶之一的九龍藻井,精工巧作,栩栩如生,藝術價值極高,為國家級文物。
慧濟禪寺
慧濟禪寺位于普陀山風景名勝區(qū)最高處佛頂山上,又稱佛頂山寺。全寺布局為其它禪林所少見,天王殿后,大雄寶殿、大悲殿、藏經樓、玉皇殿、方丈室等均在一條平行線上,頗具浙東園林建筑風格。與普陀山風景名勝區(qū)其他寺院不同,慧濟寺主殿為大雄寶殿,供奉釋迦牟尼佛像,右側大悲殿供奉的唐代觀音像,為普陀山風景名勝區(qū)最古老佛像藝術;蹪轮鞯钗蓓斢锰焖{、淡綠、鵝黃、紫紅等色琉璃瓦蓋成,陽光下映出萬道彩虹,形成“佛光普照”的絢麗景象。
南海觀音大佛
南海觀音露天銅像位于普陀山風景名勝區(qū)之東南的龍灣崗巔。菩薩臉如滿月,眉目清秀,左手托法輪,右手結無畏印,顯現大慈大悲相,光耀天日,壯麗無比。像高33米,重70余噸,乃當今觀音銅像之最,也是海天佛國的象征。佛像基層是面積1000多平方的功德廳,上層供奉500尊形態(tài)各異的觀音銅像,下層大廳飾有觀音靈異故事的大型黃楊木雕和以普陀山風景名勝區(qū)景色為題材的彩玉浮雕,精美絕侖。
紫竹禪林
竹林庵位于百步沙南、潮音洞西上,正對波光瀲滟的蓮花洋,與洛迦山隔海相望。寺院背山面海,古樸典雅,其庵額“補袒紫竹林”字為中國近代著名思想家康有為親筆所題。紫竹林庵大殿主供漢白玉紫竹觀音像,應化各異形象,啟得種種善根。紫竹林庵前方是一片廣闊的岬谷,海天一色,是攬勝朝拜者必到之處。
不肯去觀音院
不肯去觀音院是當年慧鍔法師供奉不肯去觀音的地方,是普陀山風景名勝區(qū)觀音道場的發(fā)源地,F殿內供仿唐式十一面觀音像,寺院西側筑“三十三觀音靈場”長廊,內塑日本33座供奉觀音的寺院主尊。
悅嶺庵
悅嶺庵現為普陀山風景名勝區(qū)文物館,收藏了全山各寺院珍貴文物1000余件,主要展品有明萬歷圣旨、清康熙、乾隆所賜紫衣袈裟、日本佛像銅屏、古印度梵文《貝葉經》、緬甸玉佛以及大量的古銅、瓷器制品、名人書畫、佛像藝術造型等,是整個普陀山風景名勝區(qū)歷史文化的縮影。
楊枝庵
楊枝庵始建于明萬歷年間,300多年來一直珍藏著普陀三寶之一的唐著名畫家閻立本繪楊枝觀音碑。此碑高2.3米,所刻大士立像珠冠錦袍,瓔珞飄披,左手托凈瓶,右手執(zhí)楊枝,瑞相莊嚴。整體線條流暢,刻畫細膩,雕刻剛柔相間,造詣深湛,為國家級文物。(閻立本為唐初著名畫家,傳世作品極少,至于佛像僅此一帖,可謂稀世珍寶)。
朝陽閣
朝陽閣聳立于幾寶嶺朝陽洞上,又稱觀日閣,是觀賞海上日出絕佳處。每當東方破曉,云彩生輝,波光爍金,構成一幅色彩繽紛的畫卷,其壯觀可與泰山日出相媲美。朝陽涌日是普陀十二景之一。
多寶塔
多寶塔又名太子塔,元代建筑。塔呈方形5層,高18米,太湖美石筑成。多寶塔邊角雕塑四天王立像,沿欄飾觀音二十四圓通浮雕,欄下四周有龍首20只,塔上三層四面鏤古佛像,整體融元代建筑風格與普陀山風景名勝區(qū)觀音道場特色為一體,為國家級文物。其中寶塔聞鐘為普陀十二景之一。
短姑圣跡
短姑圣跡古代為天然的石埠,是朝山船舶?康奈ㄒ淮a頭。1983年普陀山風景名勝區(qū)修建萬噸級碼頭后,短姑道頭成為人們游覽懷古的圣跡。現存道頭長20米,兩側散布形態(tài)各異的巖石,鐫有題刻。前方不遠處瀕海矗立的是高9米,寬8米,三門四柱的“海岸牌坊”。短姑圣跡也是普陀十二景之一。
洛迦山
洛迦山是普陀洛迦的一部分,地處普陀山風景名勝區(qū)東南蓮花洋上,猶如一尊仰臥海上的大佛。山上嘉木成蔭,庵院鱗次櫛比,傳說是觀音大士最早修行處,古有不到洛迦山就不算朝完普陀山風景名勝區(qū)之說。洛迦靈山又為普陀十二景之一。
百步沙
百步沙也稱塔前沙,一眼望去,兩脈青山懷抱一灣金沙,灘平沙細,浪緩波平沙灘中間有一岬谷伸向水際,俗稱獅子尾巴,將百步沙分成兩片,四周礁巖千姿百態(tài)。岬谷上有巨巖瀕海矗立,稱師石。
千步沙
千步沙南起朝陽洞,北接法雨寺,綿亙1500米,沙質純凈細滑。每至夏秋之季,萬頃波濤驚起巨瀾,驚心動魄,吼聲震天。至夜則是另一種奇觀,海面上一排排波浪在夜幕中閃閃發(fā)光,令人眼花繚亂,人們稱之為;,信眾們則叫神火。
心字石
心字石位于西天途中半道,石坡廣百余平方米,上鐫一大心字,字寬7米,高5米,是全山最大的摩崖石刻,其中心一點就可容七八人,整字可容百余人。心在佛教中泛指一切精神現象,今人則喜其中永結同心、心心相印涵義。
磐陀石
磐陀石由上下兩石相累而成,底石隆起十余米,上石高約2.7米,寬6米,體積龐大。上石略尖,下石面廣,相接處僅十余厘米,上石凌空孤峙,觀之若懸,望之欲墜,被譽為天下第一石,相傳是觀音大士說法講經處,而“磐陀夕照”為普陀十二景之一。
二龜聽法石
二龜聽法石在磬陀山西下山巖間,巖上突有巨石崛起,仿佛石龜兩只,一蹲巖頂,昂首延頸,起身欲行;一在巖壁,緣崖上爬,仿佛在追趕上面的同伴,稱二龜聽法石,為1億5千萬年前的海底花崗巖,因燕山運動而形成了今天的奇景。
海天佛國石
海天佛國石位于香云路盡頭處,路側有一石大如屋,斜置若撲,上鐫海天佛國大字,今已成為普陀山風景名勝區(qū)之代稱。巖頂累一石,長方形,如同一面風帆,鐫云扶石。崖間尚有云海、別有一天題刻,為普陀山風景名勝區(qū)摩崖石刻較為集中處。
觀音跳石
觀音跳又稱觀音眺。由西方庵沿陡峭的山徑而下,只見海岸盡處斜置一巖石,上鐫“觀音跳”大字。巖巔有一只長42厘米、寬14厘米的天然大腳印,深陷入石。傳說觀音菩薩從洛迦山縱身一躍至此留下圣跡,故名。觀音跳一帶風光旖旎,環(huán)境清幽,到此參訪,往往會產生一種隔絕塵寰、置身世外之感覺。
潮音古洞
潮音洞位于紫竹林景區(qū),登洞頂觀看,洞體延入海中,崖壁高50余米,寬3至5米,洞內裂石嶙峋,海潮撞擊,聲若驚雷,來瀉飛瀑,回濺明珠,驚心動魄,相傳觀世音菩薩在此靈現種種寶相,與梵音洞并稱兩洞潮聲,為普陀十二景之一。
梵音古洞
梵音洞位于普陀山風景名勝區(qū)青鼓壘盡頭,高80余米,寬3至6米,深邃莫測。兩崖劈裂如門,中間嵌一巨巖,海潮日夜沖擊,如奔馬脫韁,飛涌入洞,浪花相擊,聲若驚雷。從瞻圣閣望梵音洞,巖石在水氣中各呈異彩,朝暉夕陰,變幻莫測。
南天門
南天門是普陀山風景名勝區(qū)觀山海景色最佳去處之一,南天門為瀕海巨巖累成,在南天門遠眺,對面的朱家尖群山崢嶸突兀,仿佛臥龍伏虎,新羅礁孤懸石牛港口,如神鰲浮水。
千年古樟
千年古樟位于西天香道入口不遠處,樹高20米,桿圍8米,冠幅1000多平方米,枝葉茂盛,濃蔭蔽天,樹齡逾千年,俗稱千年古樟。它雖高壽,但雄姿不減,在它枝干上聚集著苔蘚類、蕨類、種子植物近20科,約30余種,形成一個天然空中植物園。
普陀鵝耳櫪
普陀鵝耳櫪生長于慧濟寺門外西側,雌雄同株,樹高13.5米,樹齡200余年,其主干埋于地下,上分兩叉呈V字形,故當地也稱夫妻樹。普陀鵝耳櫪是中國特有的珍稀瀕危樹種,世界僅存普陀山風景名勝區(qū)一株,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
消息